深圳容冲交易研究学会 容冲大数据多空信号交易指数
金融创客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80后创业精英茅侃侃的创业故事(2)

 然而,享受“明星”优厚待遇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明星效应下的负担。“我开始不断地接受各种采访并开始习惯对着镜头说话,可是那会儿还不知道对着镜头说话前得先过过脑子。我忽然不知道是接受采访重要,还是管理公司重要。”在这个名利场中,茅侃侃开始忘记了商业世界的真实要义,就是活着和不断赢下去才意味着能够享用名利。


  在名利场迷失的恶果最终在节目播出半年后集体爆发。2006年底,Majoy产品试营上线,茅侃侃在产品定价问题上与员工发生争执,大量员工选择辞职。他以国外真人实景游戏的标准为自己的产品定价为两个小时388元外加10%的服务费,而这一举动引来了公司营销部和市场部的质疑,在经过20多次的会议讨论后,当时23岁的茅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始终不肯改价格,甚至口无遮拦的说道:“我的责任就是做决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们都按照我的决定来。再贵的东西都能卖得出去,你们营销和市场部门的责任就是研究怎么卖怎么实现效益,而不是来和我讨论决定本身的对错。”


  然而事实证明,茅侃侃的这个决定是错的。2007、2008两年来,真人CS异军突起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Majoy连年亏损,财务报表惨不忍睹,团队人员大量离职。也就在这时,过度焦虑的茅侃侃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各种“玩完”的可能,严重失眠的他不得不使用安眠药入睡。


  也就在茅侃侃在定价问题上焦头烂额时,李想从泡泡网转型汽车之家的想法也遭到了公司上下的反对,几百名员工集体辞职以示抗议。而一味利用媒体高调包装自己的高燃渐渐成为众矢之的,引起投资人的强烈不满,高燃辞去Mysee总裁职位,从此销声匿迹。短短几个月,20多岁的毛头小伙经历了天堂到地狱的戏剧性转折。


  最终,茅侃侃不得不开始降价,推出10元/小时的体验价和真人CS血拼,和团队一起跑到一线商场去做地面推广。2009年,时代美兆彻底停止对现场运营游戏的支持,进而转为面向培训企业、军队提供基于Majoy技术平台的、定制化的培训系统和军事训练模拟系统。


  “我发现定价这事儿谁说了都不算,只有市场说了算。”经过商业营销惨败的他第一次领教了市场的厉害,而此后的另一件事又让他与外界的冲突达到顶峰:他以一种近乎决裂的方式向董事会提出辞职。


  2010年,由于已经获批的公司项目的立项手续迟迟办不下来,他在一次董事会上拍案而起:“你们这么拍脑门子是想这公司好还是玩完?你们有几个真的关心过项目的具体运作而不是摘花儿的时候才来?老子不干了!”


  平稳回归


  离开Majoy的那几个月无事可做,他比平常更频繁地去夜店喝酒唱歌来消磨时光。后来有朋友对他说,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写书吧。茅侃侃同意了,“反正也是写字,又能挣酒钱。我不是为了写,就是想写。”给出版社交完定金,他静下心,仅用了两个星期便写完整本书的15万字。两个月后,另一本完稿,分别是《像恋爱一样去工作》、《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这些书都是讲述他的创业经验,这也是他第一次系统性地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反思和总结。


  茅侃侃说:“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我的优势不在管理上,我的优势是在对外打交道,或者研发产品内容上。我是业务型的人,举个简单的例子,Google那俩创始人谁也不是CEO谁也不是总裁。”在经历大起大浮之后,他坦承:“我的性格不适合创业。”离开他一手创立的Majoy后,他停了两年的新浪博客重新开张,在删去了记录过去的105篇博客后,改名为“茅侃侃归来”。


  此后,他又继续创办纵横经纬公司做交通APP“哪儿堵”,自己全权负责技术工作,而公司管理事务交给他的合伙人郭洁青。就在“哪儿堵”风生水起之时,他的一个朋友找到他希望他加入GTV做业务:“你说你满身纹身的做交通APP开发,人家还以为你是神经病,你还是应该做传媒。”茅侃侃半开玩笑地回应道:“我乐意你管得着吗?我想自由点儿。”两人闲聊之后事情不了了之。


  GTV是北斗星空数字电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游戏电视频道,隶属于辽宁电视台。GTV游戏竞技频道和体育频道,除了定时播放原创游戏竞技视频外,还转播各种电子竞技大赛视频。2013年10月,在帮朋友融资的时候,茅侃侃来了几次GTV办公室,在朋友的再次劝说下,他发现他自身善于业务操作的特点和他这位善于管理的朋友极其搭调。


  “我这个哥们儿拉我来说我太适合传媒了,后来我想想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他能弥补我大量的有关管理上的缺陷。而且这个公司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茅侃侃面对采访如此分析。


  衡量了一番后,茅侃侃终于决定加入。这一次,他选择了十分平缓的方式——协商后卖掉APP“哪儿堵”,全心投入GTV,并带领团队进行互联网业务的转型。在创业世界里周旋了近十年后,锋芒不再的他终于抓住一次机会将人生平稳地落了地。


  这位第一波80后创业者在事业平稳落地后,又开始寻找他人生的意义。2013年2月,茅侃侃拜泰国高僧古巴文利为师,遂皈依佛门。“一方面是我跟师父很有眼缘,第一眼就觉得很喜欢对方。另外是到了一定年龄你就想把事情做好,不想添更多的麻烦,你会变得更理性一些,其实我在想事情的时候还是感性的,但是具体到执行的时候我会变得更理性。”


  茅侃侃十分坦率地表示,自己是个性格太急躁的人,而皈依以后,他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他的确改变了很多。去年12月,茅侃侃开车送同事回家,返回路上一条查车车道收紧,车辆较拥挤。而这时另一辆车着急赶路,从旁边硬别进车队,两辆车差点碰上。突然,那辆车司机摇下车窗破口大骂茅侃侃并质问:“你怎么开的?”正在想事情的茅听到后却愣在了那里,反倒是一旁的交警挥舞指挥棒抬高语调问那司机: “你怎么开的?你让他先过。”在当天发布的朋友圈里,茅侃侃调侃道:“最近心情也太好了,这搁以前我早打起来了。”


  “我就是这两年性格变化大了一些,虽然说话还是那德行。以前我创业的时候我脾气特不好,一天发8回火,现在一年多了就发过一次。”那一次,因为有人耽误了他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气急败坏的他顺手拿起手机准备摔下去,但立刻又冷静了下来,为了表示自己气愤,他摔了紧挨手机的打火机。

尽管31岁的茅侃侃不断表示,自己与过去那个“他”间已经进行了切割,但从一些细节上仍能看出他的叛逆与玩世不恭。一个例证是,与他左臂纹的泰国佛教经文相反的是,右臂纹的却是圣母玛利亚的画像。问他为什么信佛后还会纹基督教的画像,他很不介意地回复说:“我觉得这画很好看!”


  眼前这位年轻人,可能在事业和性格均步入平稳期后会变得更加成熟,但一定不会失掉个性,他似乎比普通人拥有更漫长的青春期且叛逆未尽。


  茅侃侃创业感悟:


  我们这批人没有老一辈的隐忍和坚韧。他们也是练出来的,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年龄小的话的确有些弊端,眼光啊,格局啊,入世不深,想得不够长远。一定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因为沉淀不够。创业,什么年龄做都可以,本身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


  80 后虽然还有点儿叛逆,但其实不上不下,在中间。75到85是一代,85到95是一代。我们从小受的教育还是正统的教育,只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始让我们去寻找些东西。最想放开手脚、最愿意放开手脚但多少还有些禁锢的。其实柳传志20多岁的时候也许跟我一样,差不了多少,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嘛。只是我们赶上了一个互联网爆发的好机会,其实70年代的人不也赶上了吗,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早晚死在沙滩上。


  90后的叛逆挺好的,我从马佳佳还有她身边创业的人来看,就是这些人特别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叛逆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参与到他们所从事的行业里面会让这个行业变得更有个性更时尚化,他们是不循规蹈矩的。